- 优质可靠的资源保证
- 全方位的安全保证
- 订单全程跟踪
- 金融服务支持
- 物流服务支持
10月15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7.0995,较前一日上调26点,为去年10月下旬来首次升至7.10上方。
两大原因促成人民币升值
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升值主要有两大原因:
一是美联储降息和终止缩表的预期增强。北京时间10月15日凌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美国的劳动力市场持续恶化,尽管政府关门影响了对经济的判断,仍保留了本月降息的可能性。他还透露,美联储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内停止缩减资产负债表行动。
二是国内物价指数回升。9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为近19个月以来涨幅首次回到1%。9月PPI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我国各项宏观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一些行业价格呈现积极变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带动相关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部分行业产能治理成效显现,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价格同比降幅收窄。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潜力释放带动相关行业价格同比上涨。
有的纺织人顾虑,人民币汇率升值会不会影响纺织品的出口。
对出口影响或许有限
过去一年时间里,美联储降息幅度放缓,但出于市场对高额美债以及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美元指数下跌幅度近8%,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幅度仅维持在2%左右,因此人民币兑除美元外的其他全球主流货币其实是在贬值的,再叠加过去一年里纺织市场以价换量的现象,从价格角度来看,中国纺织品的出口价格甚至已经低于很多新兴纺织国家的成本价,部分国家还选择对中国纺织品征收反倾销税,就是觉得中国的纺织品卖得太便宜了。
很多欧美国家选择在东南亚等国采购纺织品,大部分不是因为那边便宜,而是因为政策的因素。很多时候中国的纺织企业不是在和海外同行竞争,而是自己在和自己卷,因此哪怕人民币出现了一些升值,那对本国的纺织企业来说成本涨价是公平的,反而带来的影响不会特别大。
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
美元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货币,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用美元可以买到世界上大部分的大宗商品。近些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币也开始在这条路上前行。
10月9日,全球矿业巨头必和必拓与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达成协议,自今年第四季度起,部分铁矿石现货贸易将改用人民币结算。首批涉及30%的现货交易量,中长期合约设观察期,这意味未来可能全面转向人民币结算。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制造业规模,以及14亿的庞大人口数量,每年需要进口的大宗商品数量是一个天文数字。过去,这些商品一直采用美元计价,但现阶段,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宗商品选择用人民币计价。
而想要海外的客户选择人民币,那货币的信用必须要牢靠,且币值也要稳定,至少不能出现短期内的大幅贬值,如今这种缓慢升值的态势,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同样也不至于对外贸出口造成太大的冲击。
未来,卖布收人民币的情况会变得越来越多。
来源:化纤头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