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可靠的资源保证
- 全方位的安全保证
- 订单全程跟踪
- 金融服务支持
- 物流服务支持
近日,荆州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湖北恒逸绿色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循环新材料工业示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标志着这一绿色循环新材料项目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恒逸30万吨废纺解聚rBHET公示
根据公示信息,湖北恒逸绿色新材料有限公司拟在江陵开发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占地100亩,建设年产30万吨循环新材料工业示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厂房1座、仓库4座、动力中心1座,及生产辅助用房、罐区、消防泵房、事故水池、消防水罐等辅助设施。项目建成后年产30万吨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BHET)。BHET作为聚酯生产的关键中间体,在再生聚酯产业链中具有重要地位。
企查查股权穿透信息显示,湖北恒逸绿色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9月11日,注册资本1亿元,是浙江恒逸石化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由恒逸石化间接全资持股。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合成纤维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等领域。
今年9月20日,浙江恒逸集团与江陵县人民政府签署了年产100万吨绿色循环新材料项目投资协议。此次30万吨rBHET项目,预估是该项目的一期工程。
作为恒逸集团在江陵布局绿色循环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将依托集团全产业链优势,以废旧纺织品为原料,生产再生聚酯切片、再生差别化纤维等高端绿色材料,推动化纤行业绿色循环发展。
广西新材料项目试生产启动
10月22日,恒逸石化发布公告,公司子公司广西恒逸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120万吨己内酰胺-聚酰胺产业一体化及配套工程项目”(以下简称“钦州项目”)一期于近日平稳实现全流程打通,并顺利进入试生产阶段。
项目位于广西钦州港石化园区内,项目一期建设用地1717亩,一期建设内容主要包括:2*30万吨/年环己酮、2*40万吨/年双氧水、30万吨/年合成氨,10万标方/小时制氢、2*30万吨/年己内酰胺和2*30万吨/年聚酰胺聚合等生产装置,同时配套智能仓库、公用工程、供热设施和服务性工程等。
据公司介绍,该项目具备技术优势、一体化优势、产品结构优势等多重优势,后续可以发挥与公司文莱炼化项目的协同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促进中国与东盟石油化工产业的合作。
深化全产业链协同效应
作为全球领先的“炼油—化工—化纤”全产业链一体化龙头企业,依托“文莱炼化基地—国内聚酯产业”的境内外协同联动优势,恒逸石化已形成上中下游垂直整合、各业务板块均衡发展的柱状产业布局。
伴随广西“年产120万吨己内酰胺-聚酰胺产业一体化及配套工程项目”的落地投产,恒逸石化下游产业链条补强,“炼油—芳烃—聚酯”垂直整合及全链条价值创造能力将获得进一步加强。
值得关注的是,9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方案提出严控石化行业供给侧产能,培育新兴应用领域场景,推动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恒逸石化在差异化产品开发、智能化生产及全产业链协同方面具备的竞争优势有望进一步释放。
恒逸石化表示,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化“一滴油、两根丝”的发展战略,在现有产能提质增效,重大战略项目持续着力推进的基础上,加速从“产业恒逸”向“科技恒逸”的战略提升,继续探索化纤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之路,推动“科技恒逸”战略走深走实。
文章部分来源:恒逸集团、网络
